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極樂寺2025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探討社會議題
2025-04-28
「2025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」4月26日在佛光山極樂寺登場,有來自雙北、基隆區近270位愛書人齊聚一堂,共同研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著《人間佛教當代問題探討—社會議題》,共霑法益。
研討會禮請佛光山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導讀,並與佛光大學教授永東法師、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、實踐大學副校長郭壽旺等參與論壇;主題論壇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長洪明郁主持。
極樂寺住持妙璋法師引言,以「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,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」說明星雲大師以佛教觀點提出各項社會議題的解決之道,是以出世精神及入世的智慧,將佛法充份融入、應用於世間,以安定社會淨化人心,勉眾能關懷社會,以尊重包容發揚真善美,讓社會和諧、世界和平。
慧喜法師引用大師的觀點逐一導讀。首先是環保應從教育著手,從自我覺醒做好心靈環保,從淨化身心中建設淨土;大師認為社會問題是因人心貪婪,應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,勉眾多行善積德、培植福德因緣自有善果;在死刑上要宣揚因緣果報才能治本。
在自殺問題上,大師勉眾應將生命奉獻給大眾,活出意義與價值。在經濟上,應培養人才提升國力,不僅金錢財富,要追求精神及心靈上的富有,創造祥和均富的社會;倫理是人際間的行為準則及道德觀。政治上與宗教相輔相成,可產生相乘效果,因宗教的教化,與管理眾人之事相同;女性問題,因眾生皆有佛性,大師主張兩性平權。
戰爭與和平,主張互相尊重包容及慈悲才能和平;慧喜法師最後感謝大師,以佛法的智慧慈悲為我們提出解決之道,讓大家在政治經濟動盪不安下,不隨波逐流,能向前有路、光明在望。
在主題論壇中,永東法師分享大師對於社會、自殺問題看法,因人心不安混亂,要重視育嬰、親子教育,建立良好親子關係自能減少社會問題;大師主張尊重生命反對自殺,以宗教引導轉化苦難,培養慈悲利他精神,勉眾要常行三好四給,其正能量是最佳的防治之道。
張亞中針對政治、戰爭與和平問題,引用大師以佛法觀點詮釋、抒發自己的想法,他表示,佛教是門生活哲學,講緣起性空、因緣生滅,政治與宗教是一體的,大師主張以智慧、慈悲來解決政治問題,其中廢死問題,張亞中表示,若經被害家屬原諒才可改終身監禁,兼顧佛教的慈悲與因緣果報。
自由則需佛教的五戒,因五戒是尊重,能相互尊重自然不侵犯才是真自由;張亞中表示,佛光山因大師慈悲為女弟子創造平等機會,但世間並非真平等,唯慈悲心讓能力強者服千萬人之務 ,以及慈悲喜捨的布施,都是達到平等的不二法門。
至於戰爭與和平,張亞中認為目前兩岸危機也需要智慧、慈悲,大師主張以慈悲無我、尊重包容對待,則無論台灣人、中國人或地球人都能同中求異、異中求同,才能達到和平。
郭壽旺以環保與經濟為主題,提及帶孩子參加活動,因主辦單位沒做垃圾分類,孩子卻堅持協助做好環保,覺得教育及以身作則才是重要關鍵。經濟發展與環保兩難的局面是因果關係,要減少貪婪才能兼顧環保,不與人計較、比較,多追求精神上的快樂與富足。
慧喜法師則主述女性與倫理問題,大師對兩性平權的作為是其他國家、宗教所望塵莫及,例如鼓勵女弟子們承擔各項任務,其中大藏經之編撰多是女力為主。倫理問題應給彼此一點空間及諒解,慧喜法師舉馬來西亞東禪寺的公案為例,能在當地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,是因多年來對當地人尊重包容及廣結善緣之故。
板橋講堂學府分會會長范崇文率會員共6人遠道前來共讀,對兩性平權及兩岸關係的議題印象深刻,深覺不虛此行。
研討會禮請佛光山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導讀,並與佛光大學教授永東法師、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、實踐大學副校長郭壽旺等參與論壇;主題論壇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長洪明郁主持。
極樂寺住持妙璋法師引言,以「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,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」說明星雲大師以佛教觀點提出各項社會議題的解決之道,是以出世精神及入世的智慧,將佛法充份融入、應用於世間,以安定社會淨化人心,勉眾能關懷社會,以尊重包容發揚真善美,讓社會和諧、世界和平。
慧喜法師引用大師的觀點逐一導讀。首先是環保應從教育著手,從自我覺醒做好心靈環保,從淨化身心中建設淨土;大師認為社會問題是因人心貪婪,應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,勉眾多行善積德、培植福德因緣自有善果;在死刑上要宣揚因緣果報才能治本。
在自殺問題上,大師勉眾應將生命奉獻給大眾,活出意義與價值。在經濟上,應培養人才提升國力,不僅金錢財富,要追求精神及心靈上的富有,創造祥和均富的社會;倫理是人際間的行為準則及道德觀。政治上與宗教相輔相成,可產生相乘效果,因宗教的教化,與管理眾人之事相同;女性問題,因眾生皆有佛性,大師主張兩性平權。
戰爭與和平,主張互相尊重包容及慈悲才能和平;慧喜法師最後感謝大師,以佛法的智慧慈悲為我們提出解決之道,讓大家在政治經濟動盪不安下,不隨波逐流,能向前有路、光明在望。
在主題論壇中,永東法師分享大師對於社會、自殺問題看法,因人心不安混亂,要重視育嬰、親子教育,建立良好親子關係自能減少社會問題;大師主張尊重生命反對自殺,以宗教引導轉化苦難,培養慈悲利他精神,勉眾要常行三好四給,其正能量是最佳的防治之道。
張亞中針對政治、戰爭與和平問題,引用大師以佛法觀點詮釋、抒發自己的想法,他表示,佛教是門生活哲學,講緣起性空、因緣生滅,政治與宗教是一體的,大師主張以智慧、慈悲來解決政治問題,其中廢死問題,張亞中表示,若經被害家屬原諒才可改終身監禁,兼顧佛教的慈悲與因緣果報。
自由則需佛教的五戒,因五戒是尊重,能相互尊重自然不侵犯才是真自由;張亞中表示,佛光山因大師慈悲為女弟子創造平等機會,但世間並非真平等,唯慈悲心讓能力強者服千萬人之務 ,以及慈悲喜捨的布施,都是達到平等的不二法門。
至於戰爭與和平,張亞中認為目前兩岸危機也需要智慧、慈悲,大師主張以慈悲無我、尊重包容對待,則無論台灣人、中國人或地球人都能同中求異、異中求同,才能達到和平。
郭壽旺以環保與經濟為主題,提及帶孩子參加活動,因主辦單位沒做垃圾分類,孩子卻堅持協助做好環保,覺得教育及以身作則才是重要關鍵。經濟發展與環保兩難的局面是因果關係,要減少貪婪才能兼顧環保,不與人計較、比較,多追求精神上的快樂與富足。
慧喜法師則主述女性與倫理問題,大師對兩性平權的作為是其他國家、宗教所望塵莫及,例如鼓勵女弟子們承擔各項任務,其中大藏經之編撰多是女力為主。倫理問題應給彼此一點空間及諒解,慧喜法師舉馬來西亞東禪寺的公案為例,能在當地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,是因多年來對當地人尊重包容及廣結善緣之故。
板橋講堂學府分會會長范崇文率會員共6人遠道前來共讀,對兩性平權及兩岸關係的議題印象深刻,深覺不虛此行。
最新消息
屏東講堂佛光兒童祝福禮 皈依三寶奉行三好
2025-08-13《獻給旅行者365日》贈花蓮捷絲旅 安頓旅人身心
2025-08-13波士頓中國城慶中秋 佛光人推廣三好四給精神
2025-08-13靈知學會參訪北雪梨佛光緣 學習三好運動
2025-08-13慧慈寺信眾跟著大師辦教育 分享歡喜布施的喜悅
2025-08-13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有情與心識.談情說愛4-2
2025-08-13普賢寺佛學講座 刻經之藝與靜觀修行
2025-08-12北區知賓培訓 以佛法慈悲與智慧廣度有緣人
2025-08-12西來大學市集美食、藝文兼備 社區溫馨交流
2025-08-12台北道場香積團十四周年慶 五十道創意素齋喜團圓
2025-08-12
相
關
消
息